从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起,人工智能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就一直争论不休。
显然,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,势必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,导致很多人失业。但是,人工智能到底会怎么样影响劳动力市场呢?
替代
相比人类,人工智能能更快、更好地完成任务,这让雇佣工人变得没有必要。2015年版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相比上一版本,2015年版的职业大典新增了347个职业、取消了894个职业。
2021年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启动修订工作,预计还会有很多职业消失。
生产力提高、需求升级以及科技进步,是职业更替的主要原因。
互补
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第二个途径是互补。
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,这一点将导致岗位数量进一步增加,专业更加细分,但不会造成失业。因为借助人工智能,同样的劳动力投入,可以有更多的产出,使人们能更专注于核心业务,将其他事情交给人工智能完成。
比如财务需要几十分钟完成的基础工作,财务机器人只需要短短几分钟便能完成,而且可以7*24小时不间断工作。
人工智能真的会造成失业?
答案是肯定的,但到底是哪一部分人会失业呢?农民?服务员?会计?亦或是创造AI的程序员们?
都不是,人工智能并不会真的取代某一个职业,但的确会造成一部分人失业。根本原因在于,亘古不变的需求。
几千年来,人们需要耕种以获得食物, 刚开始是用锄头,后来有了牲畜,再到后来有了大型播种机器设备,劳动力产出效率不断地高,但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没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