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目录
一:定义
二:堆排序算法
二:堆排序算法
三:图解演示,构造堆(大顶堆)
完成最大堆的构建
四:图解演示:堆排序(堆存储在数组中)
第一步:将最大值和最后的一个元素交换
第二步:将剩余的结点再次进行堆构造
第三步:参照第一步
按照上面循环,最终结果为
五:代码实现
六:性能分析
正文
排序---堆排序
一:定义
ASP站长网作为选择排序的改进版,堆排序可以把每一趟元素的比较结果保存下来,以便我们在选择最小/大元素时对已经比较过的元素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二:堆排序算法
作为选择排序的改进版,堆排序可以把每一趟元素的比较结果保存下来,以便我们在选择最小/大元素时对已经比较过的元素做出相应的调整。
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,在排序过程中可以把元素看成是一颗完全二叉树,每个节点都大(小)于它的两个子节点,当每个节点都大于等于它的两个子节点时,就称为大顶堆,也叫堆有序; 当每个节点都小于等于它的两个子节点时,就称为小顶堆。
下面是我们要保存在数组中的堆的形式
二:堆排序算法
1.将长度为n的待排序的数组进行堆有序化构造成一个大顶堆
2.将根节点与尾节点交换并输出此时的尾节点
3.将剩余的n -1个节点重新进行堆有序化
4.重复步骤2,步骤3直至构造成一个有序序列
三:图解演示,构造堆(大顶堆)
{5, 2, 6, 0, 3, 9, 1, 7, 4, 8}
在构造有序堆时,我们开始只需要扫描一半的元素(n/2-1 ~ 0)即可,为什么?
因为(n/2-1)~0的节点才有子节点,如图1,n=8,(n/2-1) = 3 即3 2 1 0这个四个节点才有子节点
第一次找到[n/2]处,进行构造:
我们比较父节点,左右孩子结点的大小,将最大的作为堆顶
第二次,我们对上次找到位置-1即可,找到结点0,对其左右孩子比较,构造这三个结点的最大堆
第三次,我们找到结点6,要对其进行构造,结果如下
第四次(重点),我们不止要构造双亲和左右孩子,我们还要比较其孩子结点为根的堆是否正确,不然我们需要进行调整
我们发现将8,7,2三个结点变为了最大堆,但是其中2,3子树不再是一个最大堆,我们需要对其修改
第五次:选取结点9进行构造
发现以结点5为根的子树不是最大堆,我们需要进行调整
完成最大堆的构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