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数字产业化到数据价值化,数字经济发展为RPA带来哪些机遇?

ASP站长网RPA与数字经济有啥关系?谈谈数字经济时代的RPA行业发展机会
 
从数字产业化到数据价值化,数字经济发展为RPA带来哪些机会?
 
一文看懂RPA与数字经济的关系,数字经济高速发展RPA迎来契机
 
文/王吉伟
 
1995年,加拿大商业策略大师唐·塔普斯科特出版了一本名为《数字经济》的书,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。第二年,随着张朝阳恩师尼古拉斯·尼葛洛庞帝所著《数字化生存》一书的热销,数字经济的理念迅速流行开来。
 
1995年,也是中国的互联网商业元年。自这一年开始,中国互联网正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,中国的数字经济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,二十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,在整体经济中的占比也越来越大。至2020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.2万亿元,较去年增加3.3万亿元,占GDP比重为38.6%。
 
放眼全球,数字经济也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高速增长。2020年,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.6万亿美元,同比增长3.0%,占GDP比重为43.7%。在发达国家,数字经济的GDP占比已经达到54.3%。其中,2020年美国数字规模达到13.6万亿美元,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优势。
 
数字经济,基于数字和计算技术,基本涵盖了由网络和其他数字通信技术支持的所有商业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活动。可以说,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,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数字经济范畴。
 
在技术层面,数字经济囊括了大家所知道的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(AI)、5G通信等所有相关技术。在应用层面,平台模式、生态模式、共享经济、宅经济、网红经济、智能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。
 
既然人工智能技术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,作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子集,RPA是不是也在这个范畴呢?RPA与数字经济又有什么联系?今天,王吉伟频道就跟大家聊聊数字经济与RPA,顺便帮大家捋一捋数字经济为RPA带来的发展机会。
 
从数字经济说起
 
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金融科技等新型数字技术被用于以数字方式收集、存储、分析和共享信息,改变社会互动。随着数字技术推动创新并推动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,经济数字化创造了效益和效率。数字经济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,影响着人们的互动方式,并带来广泛的社会变革。
 
对于数字经济的定义,不同组织有不同的看法。
 
一种观点认为,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广泛经济活动。
 
德勤这样解读,数字经济是人、企业、设备、数据和流程之间数十亿日常在线连接所产生的经济活动。
 
维基百科则将其解释为基于数字计算技术的经济,源于人、企业、设备、数据和流程之间的数十亿日常在线连接,基于个人、组织和机器之间的相互联系。
 
可以看到,数字经济多被定义为专注于数字技术的经济,基于数字和计算技术,且基本涵盖了由网络和其他数字通信技术支持的商业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所有活动。
 
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而言,王吉伟频道更认同信通院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》对数字经济的定义:
 
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,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,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,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,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。
 
在这个定义中,数字经济具体包括四部分,分别是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价值化。
 
想要了解RPA与数字经济的关系,需要拆解RPA在数字经济四个部分中的具体应用,以及如何影响这些单元。下文,王吉伟频道将会给出具体解析。
 
RPA与数字产业化
 
数字产业化就是通信产业,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、电信业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、互联网行业等。
 
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,中国互联网二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进程,便是数字化技术不断产业化的结果。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制造了大量的服务器端与智能终端产品,企业与个人用户借助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软件,通过电信业提供的互联网,享受互联网经济带来的高效办公与便捷生活。
 
电子信息制造业、电信业、软件业以及互联网等行业,都离不开自动化运营。从数字产业化所涉及的各个行业而言,支撑整个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都是最底层基础实施IDC,也就是数据中心。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大,需要的算力越强,数据中心也越建越大。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,更大的算力需求催生了更多超级IDC。
 
同时,也因为需求的多样性,现在的物联网架构已经发展成为云(雾)、网、端、边,架构越来越复杂与多元,自然是为了获取更强的算力。而信息架构越复杂,服务器以及各种应用软件也就越多,运营也就越麻烦,对自动化的需求也就越大。
 
IDC领域的自动化技术一直在迭代,但现在更多组织在IT运维的自动化方案选择上,也逐步开始倾向于RPA。至于原因,首先是投入更低,其次在于实现起来更加简单。
 
在IT运维领域,RPA可以在服务器和应用程序监控、日常维护和监控、自动化测试、备份和恢复、IT技术支持、文件夹监控、批处理等多个业务场景中大量应用。
 
通过标准化IT流程减少人为错误,自动化工作流减少员工操作,帮助集成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不同产品以有效管理IT问题,并通过快速响应,将解决时间缩短50%-90%,服务质量提高70%以上。
 
现在,RPA在制造业开始被重视,一些厂商正在测试引入RPA后的能效比。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更加精细与严苛,对于精准自动化的需求更多,也更高。鉴于RPA投入小、见效快、低耦合等诸多特点,一些制造型企业已开始引入RPA替代或优化原有自动化方案。
 
电信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自动化的行业,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自有RPA平台,要将RPA技术输出到更多的分公司与业务场景。除了在IT运维正在大量引入RPA,在客户端的服务订单管理、了解客户、客服系统整合等场景,也通过RPA来改善用户体验。
 
至于软件行业,RPA正在成为新的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,同时也有一些RPA产品本身就脱胎于软件测试。重要的是,业务流程自动化正在成为下个阶段软件的必须,今后将会有大量基于RPA或者集成RPA的软件出现。各种企业管理软件都在集成RPA应用,同时RPA也正在成为新的企业级应用软件。
 
RPA在互联网的应用,现在已经有太多的场景。商家们正在用RPA改进与优化各种原本的人力操作流程,在电商领域已经用厂商将RPA用于营销推广、商品管理、订单管理、数据监控、财务管理等场景,也有一些内容团队用RPA来自动上传文档与视频,甚至RPA已经成为某些运营团队裂变增量的新宠。
 
此外,RPA正在上云,互联网会助力更多厂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,RPA与互联网结合会创作更大的商业价值。
 
总而言之,RPA早已参与进入数字产业化,并在今后助力数字产业化更快速的发展。

dawei

【声明】:九江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:bqsm@foxmail.com,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