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行为分析和BI的差异?请拿好这份指南!

ASP站长网在移动互联网的早期还存在大量的流量红利,但随着流量增长、红利消退,同行激烈的竞争,使得获客成本飙升到难以承受的水平,业务增长缓慢甚至倒退。
 
在如此高成本、高竞争的环境下,通过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,可以实现精细化运营、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与平台转化。
 
通过前面的系列文章,相信大家也已经认识到BI能够将存储于商业系统中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,能够融合线上线下的数据,且不限定分析场景,从而更好地指导决策。
 
从结果来说,线上的用户行为分析和BI都能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;从过程来说,BI能做数据分析,用户行为也是一种分析方法,那么,两者有什么区别呢?
 
小编将从概念、分析流程&数据来源、应用场景三方面为大家做个详细对比。
 
概念
 
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?
 
用户行为分析就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从中发现用户使用产品的规律,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站的营销策略、产品功能、运营策略相结合,发现营销、产品和运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,从而让产品获得更好的增长。
 
用户行为在分析中被定位为各种事件,例如用户搜索是一个事件,在什么时间、什么平台上,哪一个ID、做了搜索,搜索的内容是什么——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。基于此,分析师可以在网站或者APP上定义无数个这样的事件。
 
而通过这些事件就可以把用户的行为串联起来观察,例如用户首次进入网站后是一个新用户,通过浏览某些页面激发他进行注册,那么注册行为就是一个事件。注册填写信息之后的搜索,或者开始下单买东西,所有这些都是用户行为的事件,可以作为用户行为分析的内容。
 
什么是BI?
 
BI主要是基于信息化时代,企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,这些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或者存放在临时的Excel、CSV文件中,数据口径不一,需要前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数据处理。结合业务背景,BI通过分析模型能支持经营决策。核心是通过构建数据仓库平台,有效整合数据、组织数据,为分析决策提供支持并实现其价值。
 
BI的作用是对获取数据的多维度分析、数据的切片、数据的钻取分析等。通过ETL数据抽取、转化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仓库、然后对数据仓库的数据进行抽取,最后是商业智能的前端分析和展示。
 
用户行为分析是基于用户在网站、APP上留存的事件去掌握与分析用户从哪里来,进行了哪些操作,为什么流失,从哪里流失等固定的场景深度分析。
 
对于BI来说,会侧重于数据分析,是业务、数据、数据价值应用的过程,是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,是一套复杂的信息系统,不局限于某一单一场景的分析。
 
 
 
分析流程&数据来源
 
就分析流程来说,线上的用户行为和BI分析都是定义问题,解决问题的过程,详细来说,一般是问题定义-问题分析-风险规避-改进措施,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
 
从数据的来源来说,用户行为数据通常利用写代码来详细描述事件和属性的方式,国内都统称为“埋点”。虽然非常耗费人力、过程非常繁琐重复,但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仍然雇佣了埋点团队。
 
现在市面上也有无埋点采集的成熟第三方供应商,通过前端自动采集全部事件并上报所有数据,但存在部分业务维度无法采集,无法进行深度的业务分析。
 
相比来说,BI的数据来源更加广泛,可以接入数据库数据、文件数据(例如Excel、CSV等)以及来自大数据平台的数据以及定制接入(例如TiDB,MaxCompute,AnalyticDB, Doris等),以及来自ERP、CRM、POS、WMS等多种业务系统的数据。
 
另一方面,不同的BI厂商能够支持接入的数据源会有所差异,BI系统一般不包含数据采集这一步骤。
 
应用场景
 
用户行为的分析场景
 
对于线上的用户行为分析来说,不得不说经典的AARRR模型,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。
 
1、获取新用户(Acquisition),是运营一款产品的第一步,推广人员需要分析产品特性和目标人群,需要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渠道进行推广。
 
常用指标:曝光率、点击率、累计新增、注册激活、主动活跃、交易活跃等。
 
2、提高活跃度(Activation),在今日活跃的用户中,一部分是新增,另外绝大部分都是以往的留存用户,产品运营周期越长,新用户占比越少。影响活跃的因素主要由活跃构成和产品粘度两方面来进行。
 
常用指标:新用户数、老用户数、新老占比、日活、周活、月活等。
 
 
3、提高留存率(Retention),通常维护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,分析出用户在哪里流失,为什么流失,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。
 
常用指标:日/周/月留存率、用户LTV、流失率等。
 
4、获取收入(Revenue),产品运营最核心的一块,产品无法实现商业化就难以持续运行与迭代。
 
常用指标:ARPU、ARPPU、新老用户的付费率等。
 
5、自传播(Refer),病毒式传播是每个产品向往的推广方式,除了好的营销方式铺垫,更重要的还是要靠产品自身的品质。
 
常用指标:口碑指数、百度指数、网站PR值、搜索引擎收录数等。

dawei

【声明】:九江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:bqsm@foxmail.com,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