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5G云专线,你知道了吗?

ASP站长网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某互联网大厂5G云专线的文章(链接在文末),结合之前热议的国资云事件,有了一些新的思考。通过本文,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。
 
我们从今天文章的标题开始说起吧。
 
5G、云、专线,分开的3个词,作为通信人,大家应该都懂(专线可能陌生一点)。
 
但是,合起来之后,我估计很多人开始发懵了,啥是“5G云专线”?
 
5G云专线,本质还是专线,也就是Direct Connect,直接连接。
 
大家都知道,现在是网络时代,企业都是随时需要上网的。
 
企业上网的方式,有很多种。
 
像我们鲜枣课堂这样的小微企业,一般就是和普通家庭一样,申请一根光纤宽带,实现上网。这种方式,价格便宜,一般也够用。
 
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,申请宽带就不是太合适了。
 
一方面,企业人数太多,带宽不太够。
 
另一方面,大企业都有人事、财务等复杂的IT系统,而且总部、分公司、办事处又多。所以,需要构建广域网,需要更稳定、安全、可靠的互联网出入口。
 
 
 
WAN广域网
 
于是,就有了“专线”需求。
 
说白了,就是运营商专门拉一根线,一头接你公司办公室,另一头接运营商自己的传输骨干网。
 
MPLS专线,是传统的主流专线。
 
这种专线,网络质量很好,速率快、时延低、抖动小、丢包少。但是,价格特别贵,安装特别慢,维护特别难。
 
这几年,SD-WAN崛起,开始抢MPLS的饭碗。
 
关于SD-WAN,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。大家感兴趣的话,可以看这里:红遍全网的SD-WAN,到底是什么?
 
 
 
SD-WAN,说白了就是一个集中管理的“灵活广域网”
 
我们继续往下说。
 
那么,什么是云专线呢?
 
很简单,现在很多企业的系统都上云了,部署在云计算中心。
 
那么,我们企业要访问这些系统,更快的方式,不是从企业到云中心,搞一根专线吗?
 
这种用户企业本地数据中心、办公网络与云服务商虚拟私有云(Virtual Private Cloud,VPC)之间的专属连接通道,就是云专线。
 
 
 
云专线
 
毫无疑问,这种云专线不通过公网,链路独占,具有安全、高速、低延迟、稳定可靠等优点。
 
再继续,到了关键了,什么是“5G云专线”呢?
 
很显然了,就是上图的云专线,采用了5G接入网、承载网、核心网相关的技术。企业与云之间,通过5G进行承载。
 
具体的细节,以我看到的那篇文章为例,我介绍一下。
 
 
 
图片来自通信网工小兵、腾讯云
 
从整体来看,这家云厂商(好吧,就是腾讯云,不装了),基于运营商5G网络,实现了端到端的QoS、分流。
 
在无线侧,通过腾讯云自己的控制台,实现空口GBR(系统承诺的最小比特速率)订购。说白了,提供一个空口网速保证。
 
在承载网,同样承诺了QoS等级,提供一个传输质量保证。
 
在核心网,这个地方有大区别了。传统方式,是数据通过核心网的媒体面网元(UPF),送到运营商骨干网,送到互联网(公网),然后,再去腾讯云的数据中心。
 
而腾讯云的5G云专线方案,UPF出来之后,直接进入了腾讯的网络(图中的TSAC,是腾讯的边缘接入与加速平台),进入了腾讯云的数据中心。
 
腾讯云,通过OSS(业务支持系统),直接调度了运营商的核心网,以此实现刚才所说的,空口的速率保证,以及UPF的分流流向。
 
 
 
图片来自通信网工小兵、腾讯云
 
这确实是一个让我很震惊的业务模式。
 
震惊,是因为运营商竟然允许云厂商对自己的网络进行如此大胆的“控制”。
 
如果是运营商自己的云业务,我完全可以理解。问题在于,这个是互联网民企厂商的云呀。如此开放,运营商真的舍得吗?
 
众所周知,这几年,运营商一直在倡导“云网融合”。
 
“云网融合”的第一个典型探索,就是推出边缘计算,把云(计算)下沉到网的底层。
 
第二个典型探索,就是核心网的云化,甚至公有云化。把电信云,直接迁到公有云上。
 
刚才我们一直讨论的5G云专线,实际上是更“彻底”的云网融合——用云来调度网,用网来配合云。
 
在5G云专线的模式下,5G的性能优势,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。但是,站在网的角度(运营商的角度),这种合作,显然是非常被动的。网(运营商)的管道属性,变得更加明显。
 
当然了,换个角度来看,借助5G云专线业务,运营商确实可以更好地开展“5G专网”业务。
 
毕竟,云虽然是互联网大厂的,但好歹网是自己的。企业客户用了网,多多少少,也能收点钱。云厂商那边,肯定也会分点钱。
 
但是,运营商能不能碰到用户的数据,能不能介入到用户的业务,是赚大钱的关键。

dawei

【声明】:九江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,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:bqsm@foxmail.com,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。